李大钊

李大钊 Li Dazhao(1889~1927)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报人、政论家。字守常,笔名明明、冥冥、孤松、猎夫等。河北乐亭人。

1913年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期间,任北洋法政学会编辑部长,创办主编《言治》月刊。同年冬赴日本留学。1916年春,任中华留日学生总会文事委员会编辑主任,主编《民彝》杂志创刊号,撰写长篇政论《民彝与政治》。这一时期还为《甲寅》月刊、《新青年》撰写《青春》等政论。1916 年回国后任北京《晨钟报》主编,撰写发刊词《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1917年任《甲寅》日刊编辑。俄国十月革命消息传来,1918年7月在《言治》季刊发表政论《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1月又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两篇政论,揭开中国期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1918~1919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新青年》主要编撰人,与陈独秀等人创办《每周评论》,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任编辑主任,主编《少年中国》月刊,编辑改革《晨报》副刊,指导北京大学学生刊物《国民》和《新潮》杂志的出版,传播新文化新思潮。1920年10月,发起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领导出版《劳动音》周刊。1921年到1925年,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委员、中共北方区委书记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指导创办《工人周刊》、《政治生活》周刊、《国民新报》等,并为《新青年》、《向导》等多种报刊撰稿。1927年4月6日被奉系军阀逮捕,4月28日在北京就义。

李大钊从1913年到1927年先后主编或指导编辑出版报刊近20种,撰写政论、时评、通讯、诗歌300余篇。他重视新闻事业,认为新闻是“一种活的社会事业”,强调政论家应具备“知识、诚笃、勇气”三个方面的完整修养,要求新闻工作者应把“眼光映注到全社会的生活上”,使报刊能够面向工农大众,真实反映并批评指导社会实际,更好地引导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其报刊文字收入《李大钊选集》、《李大钊文集》。[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童兵,陈绚等. 新闻传播学大辞典[Z].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该内容由用户梦罐头投稿,转载请注明网址:https://www.jcwiki.net/fiqures/chinese-fiqures/567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灵动新闻」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QQ小程序
欢迎使用《新传界》公开测试版!目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AiChat(小象同学)已上线,欢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