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万物皆媒?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万物皆媒?

Comments

3 comments Add comment
  • Komorebi的头像
    Komorebi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Reply

    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一个万物皆媒的泛媒化时代正在到来。万物皆媒主要是指任何物体都能够成为媒介信息传递的终端,使得信息生产发生变革。
    具体表现为:
    媒介层面:物体的媒介化。
    渠道层面:全新的信息分发形式。
    环境层面: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

    1 years ago No comments
  • 方木箱的头像
    方木箱
    姐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
    Reply

    “万物皆媒”是一个广义的观点,用于描述传媒领域中的一种趋势或现象。它表达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信息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渠道,而是涵盖了各种形式的媒介。

    在过去,传媒行业主要由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组成,它们拥有媒体专业人员和特定的传播渠道。然而,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兴媒体形态如社交媒体、博客、视频分享平台等出现,并且得到了大众的广泛应用和参与。这些新兴媒体为个人提供了发布内容和传播信息的平台,使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媒体的创作者、传播者和接收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万物皆媒”意味着任何事物或个体都可以成为媒介,传递自己的信息和观点。无论是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还是视频,人们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平台将信息传播给其他人。这也反映了信息传播日益分散、多元化和去中心化的趋势。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万物皆媒”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信息都具有同等的可信度或影响力。在这个新兴媒体时代,人们面临着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泛滥的问题,因此对于传媒内容的评估和选择仍然非常重要。同时,传统媒体在提供专业报道、深度分析和质量控制方面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总之,理解“万物皆媒”观点意味着认识到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参与传播和接收信息的过程,并意识到传媒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1 years ago No comments
  • 王玫
    王玫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Reply

    彭兰教授认为,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一个万物皆媒的泛媒化时代正在到来。万物皆媒主要是指任何物体都能够成为媒介信息传递的终端,使得信息生产发生变革。

    万物皆媒意味着人体乃至思维方式以及社会上存在的各个物体都会被数据化,使得媒介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生产和发布的平台,社会中的每一个物品都可以成为媒介。万物皆媒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理解。

    1:媒介层面:物体的媒介化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无人机等各种摄像设备和传感器等能够超越人的时空观念与物理限制,经过算法等智能系统经过自动加工后直接发送给用户。在万物皆媒的环境中,物体作为主要传播者可以延展人的能力,同时物体以数据为主体的传播方式能够有效对个体的主观描述及判断起到补充作用。

    2:渠道层面:全新的信息分发形式

    虽然当前智能媒体全方位投入信息生产与分发之中还有待时日,但当前传感器的应用已经开始触发信息生产中心的核心环节。在传统媒体时代中,信息报道主要以人为主进行采集和分发。但在万物皆媒时代中,以大数据处理9技术为支撑的传播器将代替人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者”,从而塑造全新的信息分发形式。

    3:环境层面: 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

    相比于传统媒体或新媒体环境,传播沟通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在万物互联时代中,人与物也能够进行交流和沟通、进行信息的分享与传递等。以百度”小度音响”为主,这些智能家居已经可以通过网络向人个体提供个性化服务。未来在万物皆媒时代下,智能家居也能够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解决人与物的信息交换,同时具备与外界的信息交换能力等。

    对万物皆媒未来的探讨

    不仅如此,万物皆媒时代中,人与物的关系也将发展为一种共生和协作的关系,未来甚至会出现人机合一等可能。

    个体层面:人体成为信息发展终端

    正如前文所述,万物皆媒意味着每一个物体都能成为媒介,从而形成泛媒化的媒介环境。那么,这里的“物”当然也包括“人”。在未来,可穿戴设备的运行能够通过传感装置直接传递人体的相关数据,使得‘人”成为终端,推动人体数据化变得更为常态。

    技术层面:智能设备构建新的传播网络

    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9的发展,不仅能够带来无处不在的传播网络,同时还能推动车联网的应用,从而更大程度上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促进物与人、物与物之间的传播成为现实,进而构建-个全新的传播系统网络。

    社会层面:人机合一构建新生态

    在万物皆媒发展常态化发展的环境下,物联网技术也有可能使人与物体成为共生的关系,而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则有可能搭建人与物之间合作的桥梁,推动人机合一成为可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如今被广泛运用的机器人写作就是一种人机合一的应用。

    10 months ago No comments
「灵动新闻」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QQ小程序
欢迎使用《新传界》公开测试版!目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AiChat(小象同学)已上线,欢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