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商品性论争

新闻商品性论争 controversy over the news commodity attribution 中国新闻学术界关于新闻商品性在20世纪90年代展开的讨论。[1]

20世纪50年代新闻学者王中提出“报纸是商品”的见解,出现报纸商品性的论争,但未及时允分展开就以政治性批判告终。80年代后人们承认报纸是商品,有商品性,但对新闻是否是商品或是否有商品性仍有争鸣。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提出后,新闻界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需要对“新闻是不是商品”的问题进行探讨。1998 ~ 1999年又对此进行过争论。一种观点以喻权域为代表,认为新闻不是商品而是服务(喻权域:《对新闻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另一种意见以李位三为代表,认为新闻是商品,“服务”是商品的一种表现形式(李位三:《“服务”是商品的一种表面形式》)。新闻商业性的论争促进中国新闻界对新闻商品属性的认识,对推动新闻媒体市场化运作,取得较快发展,发挥了思想解放作用。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童兵,陈绚等. 新闻传播学大辞典[Z].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该内容由用户kiki投稿,转载请注明网址:https://www.jcwiki.net/journalism/journallsm-theory/9202.html

Previous
Next
「灵动新闻」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QQ小程序
欢迎使用《新传界》公开测试版!目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AiChat(小象同学)已上线,欢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