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伦理与法规

  • 诽谤性言辞

    诽谤性言辞defamation西方案例法国家将诽谤性言辞分两类,第一类指使用明显带有毁损人名誉的言辞,如“小偷”、“骗子”、“叛徒”;第二类从表面上看没有诽谤色彩,只有当读者或观众知道其他事实时,这些言辞才会被认为是诽谤。

  • 阻止公众参与的策略性诉讼

    阻止公众参与的策略性诉讼 strategic lawsuits against participation 目的不是为了要通过司法程序获得公正客观评价、恢复名誉,而是为了烦扰诉讼的另一方(一般来说是被告),以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类诽谤诉讼。

  • 诽谤成立的要素

    诽谤成立的要素 elements of libel 在西方案例法国家,根据诽谤的定义,诽谤有以下特点:

  • 侮辱

    侮辱 insult 诽谤之外的另一种侵害名誉权的方式。从语义上说侮辱就是使人蒙受耻辱。侮辱的方式包括暴力方式、口头方式和书面方式,其中书面方式既包括文字,也包括图像。

  • 诽谤

    诽谤 libel 在学理上通常把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称为诽谤。中国有关司法解释中更多地称为侵害名誉权。因为在中国司法实践中和习惯上,诽谤已成为特指故意捏造和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的概念,而把过失诽谤称为侵害名誉权。

  • 肖像权

    肖像权portraiture right 自然人享有的、以自己肖像为内容的专有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名誉权

    名誉权 right of reputation 公民、法人享有应该受到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和要求他人不得非法损害这种公正评价的权利。

  •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ADR 机制)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ADR 机制)原指各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现已引申为对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民事诉讼制度以外的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或机制的总称,在中国被译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诉讼外纠纷解决手段”或“非诉讼解决机制”。

  • 盾法

    盾法 shield laws 对记者提供法定保护,使其免于被迫披露秘密消息来源的身份的法律。

「灵动新闻」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QQ小程序
本产品为广西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代码 YCSW2021295)成果展示,仅供互联网用户共享使用。至今本站尚未授权国内高校/赛事/产品/个人项目组使用。言至于此,违者必究。